8月30日,基础医学院举办整合课程教学研讨会暨第十八次集体线上备课。学院副院长景玉宏教授、教学督导马岚副教授以及整合课程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蔺美玲副教授主持。
蔺美玲老师从教学中的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介绍了对《心血管系统》课程的改进,并提出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更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观点,以及对不同专业的PBL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教学中的思考为引,向与会老师讲述了自己关于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的界限,通过课程对专业的支持、专业和学科的支撑,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可及化来更好的支撑专业的发展。
蔺美玲老师以心的营养模块为例,介绍了心脏的血供、心脏缺血性疾病、心脏缺血的治疗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内容。巧妙的整合了系统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将心脏的血供和静脉回流的过程,心肌缺血的原因、典型症状、病理变化和药物治疗,以及治疗后造成的再灌注损伤做了紧密的结合,使心脏的营养模块的知识更加紧密连串。此外,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人文情感,蔺美玲老师还提出了同读一本书《打开一颗心》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诸位老师的赞同。
王莉老师指出学生对临床相关的内容更感兴趣,而对基础的内容表现得更加稳重,所以她会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基础医学专业的重要意义以及认清基础与临床的关系,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弱化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而着重深入地讲解药物的机制与作用靶点,以更好的引导学生的科研思维。
景玉宏表示,对蔺老师提出的一些教学方法表示肯定,同时也结合自身教学的经验发表了对于PBL、CBL、TBL三种教学方法的看法,指出每个方法都有适合现阶段教学的部分,将其结合起来更具教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