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病原生物学教授、包虫病专家 蒋次鹏

发布时间2019-02-25   字体大小T|T

蒋次鹏 ——病原生物学教授、包虫病专家、博导     

   蒋次鹏,男,19345月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56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床医学系,同年9月分配来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外科,任助教、主治医师。197512-198612月在兰州医学院基础部工作、讲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显微镜下研究包虫增殖生长现象,走遍青海、宁夏、四川、甘孜、阿坝及省内甘南、敦煌、河西走廊、漳县和临洮等地调查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疫情和流行因素。1987年元月创建并成立兰州医学院包虫病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进行寄生虫病研究。198912月至19925月调入长沙市,任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副校长、教授。1992年调回兰州医学院包虫病研究室任主任、教授、博导、党支书。200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现已临床应用治疗。40多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2篇(内有英文26篇)、其中15篇为SCl论文,历年论文被引用总数300次以上,发表科技专著28部,其中5部为主编,23部系参编,内有2部英文专著分别在日本北海道和瑞士日内瓦出版,另在7部专著中记述部分事迹和图片。共计约1000万字。国际奖中有1985年西班牙“米格尔.贝佐国际奖”、1995年英国IBC授予20世纪成就奖书,1994年美国ABI授予国际文化荣誉奖证书,和1995年美国ABI授予世界终身成就奖证书和塑像。1997年中药“消包汤” 获“97港澳国际发明博览会授予国际金奖”等5项。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级奖4项,省、厅局级奖10项。党和政府授予各种荣誉共21项,1985年全国民主党派为四化服务表彰大会先进个人,1988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会先进个人,1986年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199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先进工作者,1990年和2000年分别获中华医学会表彰状。培养硕士生7名,与重庆医大联合培养博士生2名。1987年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1年获中共湖南和甘肃省委和省政府批准为《省优秀专家》称号。同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国家人事部批准为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内科杂志编委(198410-200012)、国际包虫病学会会员(1985)、国家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WHO国际包虫病工作组组员(1988)、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198810-19989)WAAVP(World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世界会员(1993)。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中南大学校友总会理事2002年),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2002)。甘肃省政协第5-8届委员、常委,九三学社第8-11届中央委员。2003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推荐,申报2003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曾顺利闯关进入答辩最后一轮,但不幸落选。近年来,继续进行科研工作,除包虫病的全面研究外,亦对囊尾蚴病、弓形体病、黑热病、血吸虫病和蝇蛆病等作流行病学研究。1985年—2008年先后应邀赴欧、美、澳大利亚 、日本、南非等10余国访问共13次、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和国外学着一起,在日本北海道、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麓、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岛进行包虫病国际流行病学调查。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厂和德国拜耳免费提供药物,在天祝县建立包虫病化疗站,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取得较好的结果。1981年受WHO和卫生部委托,主办为期三周的包虫病防治讲习班,主编教材一部,WHO派二名国际专家讲课。2000年经卫生部批准,主办国家级CAM讲习班,内容为包虫病化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