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4-11-19   字体大小T|T

一、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学科创始于1933年,同年成立了教学组,1946年并入兰州国立大学,1952年成立病理科,1954年原兰州医学院建院时正式成立病理解剖学教研室,2004年随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2005年成立病理学研究所,2019年更名为病理学教研室。

二、牢记初心、时刻用心,教研思结合,打造教育教学绿色生态

身教与示范是病理人代代传承的精神内核与标准,病理学教研室是集病理学教学、医疗与司法鉴定、科研任务于一体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博导1人,硕导4人,其中80%为双师型教师。

 病理学教研室教师

病理学教研室承担本科生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通识选修课5门;学生年均人数1300余人,教师承担总学时年均4000余学时。基于OBE理念的总体课程设计,通过“一心四翼”的一流课程平台,提升课程内涵,强调内容的高阶性、方式的创新性与评价的挑战度,重塑学习内容与形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团队教师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专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时刻不忘在教学、科研、病理临床和司法实践中打磨锤炼,紧密融合、不断思考、善于总结,实践充电以促教、科研创新以促教;师资素养高、业务精、能力强,持续将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言传身教回馈教学;并注重数字化转型,建设病理学一流课程、打造一流课堂,形成了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

病理学教研室教育教学工作生态链

三、持以恒心,踔厉进取,集体与个人荣誉、成果丰硕

病理学教研室团队教师致力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科研及司法鉴定工作;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1 课程建设:《病理学》课程为2003年首批省级精品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校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院级及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获批兰州大学及甘肃省一流本科课程。

甘肃省一流本科课程证书

3.2 获奖与荣誉:获得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及院级主要荣誉和奖项(或人次)共计28项:

(1)全国医学类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1项、最佳教案奖1项;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人次;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人次;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1人次。

(2)西北地区医学类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1项;甘肃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甘肃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次;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2人;甘肃省“333”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甘肃省高校教学成果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人次;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各1项、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

(3)兰州大学隆基教学新秀奖2人;兰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兰州大学多媒体授课大赛二等奖1项;兰州大学课程思政比赛二等奖1项;兰州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兰州大学医学院教案比赛一等奖1项;兰州大学医学院优秀实践指导教师1人。

(4)基础医学院讲课比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国家级、省级及隆基教学奖获奖证书

四、本科教学特色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兼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双重学科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课程的学习有理论课、实习课(大体标本、切片标本教学和尸体剖验见习)、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等。“无实践不病理”是病理学教学和实践的重要原则,病理学的教学和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结合实际的病理诊断、实验室操作和临床案例分析,学生和医生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知识,提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

1.“知行合一”的师资队伍培养

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聚焦学科前沿,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更新和深化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提升教学理念与技能;二是聚焦学科纵深,加强力量协同,加快发展专业,不断实践和提升医疗与司法鉴定能力水平;三是聚焦科研前沿与精准诊断,加强科研产出,不断钻研和创新、提升科研学术水平。继而赋能教师教育教学,助力“筑理强基、实践辩理、明道践行、知行合一“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打造师生教学学术共同体。

建立和完善教研室内师资培养的制度规范,明确教师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教研室内的新入职教师准入、青年教师提升、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试讲制度、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制度等。通过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打造师生教学质量共同体。

病理学教研室“知行合一”师资队伍培养体系

2.“知行合一”育人价值导向下,病理学一流课程建设与运行

团队以学生发展、学习产出为核心目标,一是融创学习生态资源(重塑目标、融合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二是学习活动或教学方法的选取与融合,三是完善多元化评价学习产出方式,四是课程思政全过程的育人融入。基于OBE理念的总体课程设计,通过“一心四翼”的一流课程平台,提升课程内涵,强调内容的高阶性、方式的创新性与评价的挑战度,重塑学习内容与形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病理学本科一流课程建设体系

2.1 融合教学内容,分层资源建设,创设学习生态环境:

依据教学目标,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呈现基础、综合、挑战三级知识层次,分为基础知识模块、知识联结模块、疾病发生发展与临床病理联系模块,促进学生在早临床与医学问题实践中的学习,增加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高阶性”部分。以适应学生整体与个性发展学习的需求。

2.1.1 数字化转型助力病理学学习:①建立病理学知识图谱,对应图谱搭载资源;②三基知识内容拆分、重组,融合交叉相关学科内容;③建设在线病理标本与切片数字库,目前有标本150余件,切片100余张,可供随时学习;④开放形态学虚仿在线平台;⑤建设在线题库近千余道,对标执业医师考纲,增加应用型客观题;⑥《病理学AI课程》西部行助力一流课程持续建设。同时数字化资源还包括AI出题、AI赋能教和学等功能,学生也拥有24小时学伴。

2.1.2 线下资源建设:编写教研室临床诊断与司法鉴定实例教学案例库,设定与教学目标相关联问题,做到一例多用,多例并举,对准知识点内容,拓深情境式教学。

2.2 线上线下互补融合的“进阶式”闭环学习与多元化评价学习产出

我们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确划分线上和线下部分、并互补融合,设计基于探究的“体验学习”模式,强调学习目标、考核、活动的一致性,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丰富的学习内容、灵活的学习互动交流、全过程的评价机制。进阶式学习模式推动学生创新精神与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全面评估教学与学习效果,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提供正面反馈,形成学习闭环。

学生学习闭环示意图

2.4 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入、全人培养,价值引领,明道而践行

运用病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资源,培养职业使命与责任感,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严格课前、课中、课后要求,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思维方式。通过疾病规律探索的来龙去脉,培养科学探索精神;通过演示与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学科思维与方法;通过榜样引领,行家国情怀、职业使命与担当的情感价值教育;利用教师参与的临床实例,实情实境练习和思考的过程,增强学生共情与反思能力与职业使命感、责任感。

解剖现场、临床病理诊断及存档资料

3. 注重教研教改,注重科研促教;助力卓越医学生培养。

3.1 教研、教改与教材:团队教师主持省部级、校级、院级教研类、教材来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10余部,其中包括国家十一五、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

编写教材及教材获奖

3.2 科研方向与促教:病理学教研室在传承发展基础之上,凝练形成了肿瘤病理、肝脏疾病与代谢病理、呼吸疾病与纤维化研究三个科研方向,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知识带入课堂,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利用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有利于学生科研思维、科研设计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未来展望

病理学教研室坚持以“知识践行、实践赋能、见微知著、知行合一”的本科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卓越医学生培养为目标与路径,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宗旨,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修、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与学术交流,提升梯队教育研究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持续推动学科发展,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努力为医学教育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