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简介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成立于 1960 年。本所承担医学本科各专业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程,以及研究生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研究所以肿瘤、细菌、病毒、炎症、疼痛等相关适应症的诊断、机制及治疗为导向,开展了多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工程技术、反义核酸技术、肿瘤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学、多肽药物设计合成、手性药物设计合成及机制研究等。
近年来研究所成员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及“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等;另参与了包括“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基金项目;主编或参编教材及著作 10 余部,发表 SCI 论文五十余篇。
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亮点
教研室现任所长林利教授,副所长高丽萍教授。全所教职工十二名,现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4 人,逐渐形成了一支思想活跃的高素质科研教学队伍。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和培训,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积极推动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通过教学工作坊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还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视野,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以保持教学团队的活力和竞争力。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
教育部医学生培养目标和要求,撰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执行严格合理的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建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将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科研成果进展、伦理案例分析和科学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学术道德和创新能力。教师团队结合课程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在规范传统教学中融入 PBL、MOOC 和反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及实施教学改革,踊跃参与全国及校内讲课比赛及思政课程建设,不断学习交流教学新方法新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配有专职教学秘书;全体教师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及时反馈讨论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各类意见及问题;定期检查及观摩教师教学工作,包括院领导听课、教学督导组抽检、教研室主任听课和教师相互听课;学期末考试结束学生填写网评表、反馈教师教学效果;每学年末教研室主任进行工作总结与新学期计划。
3.1 理论课程改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在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形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明确课程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备课确保线上线下活动都围绕课程 目标进行,将课程内容分为适合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的部分。
2) 线上平台建设:选用学习通、学银在线、中国大学慕课等在线教学平台,线上平台发布课程资料,包括课程视频、讲座、阅读材料、讨论题和在线测验 ,并设置讨论区,鼓励学生在线提问和讨论,教师定期参与讨论,提供反馈。
3) 线下课堂活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深入讲解、案例分析等 ,同时安排实验室操作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后答疑提供即时反馈,针对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
4) 评估与反馈 :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定期的在线测验和作业,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得到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考试、论文或项目报告等形式进行总结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不断调整和优化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研室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利用线上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又能保留线下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银在线 :13624 人
https://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44459921
中国大学慕课网:23580 人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LZU-1207123807?tid=1471820444
3.2 实验课程改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通过了学校双语课程建设立项,尝试开展了双语实验课程的运行方式,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结构与内容:该课程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内容涵盖蛋白质、核酸、酶及其代谢等多个模块。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实验中验证理论知识,加深理解。
2) 双语教学模式: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授课,包括授课讲义、ppt 讲授和实验报告撰写在内。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其国际视野。通过双语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生物化学的核心知识,还能熟悉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
3) 实验技能培养:课程设计包括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强调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学生将学习分光光度法、电泳技术、PCR等基本实验方法。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为后续的科研打下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以上方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双语实验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为其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及示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在教学成果培育和示范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该教研室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教学成果。例如,“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获批 2023 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020 年甘肃省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研究成果获 2010 年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2023 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2020 年甘肃省省级一流课程
2010 年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林利教授在 2021 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作邀请大会报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让课堂更有“料”》,对本课程的模式和经验进行介绍和推广,取得广泛的积极反响,被誉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兰大模式”。
王媛副教授参加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作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编写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教材 ,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教育专业分会青年工作组委员。这些成果不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且对其他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教研室教学研究项目 :
林利 兰州大学 2019 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重点培育项目: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王媛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2019 年度课程建设项目:生物化学(45 学时)
林利 兰州大学 2017 年慕课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名单:医学生物化学
张雪燕 2014 年度教材建设出版基金项目:《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建设
教研室教学研究的成果和论文
研究所公开发表(出版)教学研究论文(著作)情况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