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10-26 字体大小T|T
五十年代,外科手术学属外科学总论的一部分,其教学由外科学教研室承担,实验课以参观手术为主,不单独开设实验。七十年代手术学从外科学分出,成立了由解剖学和外科学两类专业人员组成的外科手术学教研室,并以局部解剖学实验室为主建立了局解、手术学实验室,其实验以局部解剖为主,辅以手术参观,开设的实验项目为:腹股沟疝的解剖与手术方法、阑尾的解剖与手术方法、颈部解剖与气管切开术等。八十年代,局部解剖学分出由解剖学教研室承担,组建由附属一、二院外科医生组成的外科手术学教研室,并在新建教学楼设置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手术学实验室,规定了开设的实验项目,并配以专职技术人员。多年的教学,手术学课程深受学生的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学校的重视。九十年代,为强化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外科手术学教师队伍中增加了解剖学教师,并设教学改革项目“局解、手术学协作教学探索”,学校立项,手术学教研室牵头,解剖学教研室、教务处协作完成。经几年的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外科手术学教学体系,编写了教材,教学大纲、实验大纲、“三基”培养大纲,此成果荣获甘肃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外科手术学实验室隶属于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为医学实验中心的组成部分。在教学方面:95年以来,根据教研室人员组成的特殊性和手术学教学的特殊性,开展了局解、手术学协作教学的探索性研究。使局部解剖学、外科手术学两门课程的教学由原来的隔年教学调整为同学期教学。同时也调整了手术学课的进度和内容安排,使两门课程相关内容紧联系、前呼后应、衔接得当。教学中,局部解剖学课堂中学生能充分利用解剖尸体的机会,训练手术器械的持握及使用方法;手术学课堂中又能以解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性内容指导手术术式和手术操作。为了解决无菌技术教学上的薄弱性,充分调动护理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强化其教学参与意识,做到实验室整洁卫生,以学生对手术室的第一影响强化无菌观念;实验技术人员勤于巡回,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学生的手术操作。此项教学研究共发表论文5篇,并获甘肃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外科手术学研究所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2人。
目前外科手术学研究所科研方向涉及脑功能与疾病、外科学(普外科)、肝胆微创外科、肝胆胰外科。
外科手术学研究所现拥有标准型手术实验室10个,手术准备间1个,多功能媒体教室1个。
外科手术学研究所学科简介:
外科手术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受到历届领导的重视,将其视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研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工作、默默耕耘,最早附属于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之后又附属于外科学的附属学科,发展成为现在独立学科,健全了完善的教学内容和实验体系,并组建了由学院解剖学教师、第一、二附属医院外科医生组成的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外科手术学教学队伍。外科手术学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医学的桥梁学科,所培养学生主要面向全国医疗机构的临床技能科室、科研机构等部门。
外科手术学研究所团队有:
白德成,(1954?),男,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外科手术学研究所所长。
白德成教授1977年毕业于原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84年获得兰州医学院神经解剖专业硕士学位,曾任兰州医学院国资处处长,兰州医学院外科手术学教研室主任,2004年兰州医学院并入国立兰州大学至今,任兰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外科手术学研究所所长。白德成教授一直从事于脑功能于疾病的研究,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何晓东,(1958?),男,学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副校长。
何晓东教授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留校任教。1986年2月至2000年9月在甘肃酒钢医院工作,历任外科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等职。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甘肃省肿瘤医院院长,2001年12月至2004年11月任兰州医学院副院长,2004年11月至今任兰州大学副校长。曾先后在北大三院、美国圣•弗朗西斯医学中心(St,Francis Medical.Center)、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进修。
何晓东教授现兼任甘肃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腹腔镜外科学组副组长、甘肃省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职。何晓东教授先后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一直从事于外科学(普外科)、肝胆微创外科的研究,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张代成,(1950?),男,学士,主任医师,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外科手术学研究所所长。
张代成教授1975年在原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1975-1976年在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工作,1977-1989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工作,1989年至今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救中心工作。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参加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工作。张代成教授一直从事于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等工作,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教学工作经验,致力于手术技术技巧的革新,在肝、胆、胰、脾、胃肠疾病的处治中有独到建树。近年来潜心于腹部创伤、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参撰著作五部,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外科手术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宋爱琳,(1966?),女,学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外科手术学研究所副所长。
宋爱琳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原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工作,2002年12月在天津肿瘤医院进修乳腺疾病治疗。2004年4月至8月在中山三院进修肝脏移植。2002年 3月被聘为副主任医师。2007年10月获得外科主任医师资格。宋爱琳副教授一直从事于普外科的研究,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辛夷,(1957?),女,本科,高级实验师。1997年在原兰州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1976年1月---1981年5月在兰州市粮食局小西坪医务室工作。1981年9月---至今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外科手术学研究所工作,从事外科手术学教学和手术实验准备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赵秉江,(1974?),男,讲师,1999年毕业于原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8年获得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专业硕士学位。从事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
程菊,(1978?),女,讲师,2001年毕业于原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7年获得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硕士学位。从事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
外科手术学研究所成果及获奖有
白德成教授的《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获甘肃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白德成教授的《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验动物学教学探索》获 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白德成教授的《皮质-脑干-脊髓系统的形态学研究》获甘肃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德成教授的《皮质-脑干核-脊髓系统和皮质-脑干核-小脑系统的形态学研究》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德成教授的《手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获甘肃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白德成教授的《胚胎脊髓组织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研究》获甘肃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白德成教授的《大鼠嗅结节与脑干某些核团间的联系》获甘肃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晓东教授的《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通过嘉峪关市科协鉴定
何晓东教授的《先心病的手术治疗》获嘉峪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晓东教授的《医用胶在创伤外科的应用》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
何晓东教授的《L.C的临床应用》获嘉峪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代成教授的《现代胸心外科要览》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代成教授的《急救医学进展》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张代成教授的《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和《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
宋爱琳副教授2002年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宋爱琳副教授2005年获兰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宋爱琳副教授的《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因素》课题获甘肃省科技厅三等奖。
宋爱琳副教授的《微量元素对胃癌病人T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获甘肃省卫生厅三等奖
宋爱琳副教授的《急性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获甘肃省卫生厅三等奖
宋爱琳副教授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单克隆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2006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
宋爱琳副教授的《梗阻性黄疸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甘肃省科技厅三等奖
宋爱琳副教授的《单克隆抗体在消化肿瘤发病机制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获甘肃省科技厅一等奖
辛夷老师的《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获甘肃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编、参编的著作:
白德成教授参编《医用实验动物学教程》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代成教授、辛夷老师主编,白德成教授、宋爱琳副教授参编 《外科基础手术学》 兰州大学出版社
张代成教授参编《实用急诊抢救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张代成教授主编《现代胸心血管外科要览》 甘肃民族出版社 张代成教授的《急诊抢救手册》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编委
张代成教授的《急救医学进展》 甘肃科技出版社 副主编
张代成教授的《急诊医学》 甘肃科技出版社 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