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简介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前身为兰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始建于1954年;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2004年随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先后有三十多位教师在本教研室工作,他们的不懈努力为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共有教师6名,均为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
本教研室承担医学本科各专业的《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基础医学整合课》教学任务。年均课时约为病生理论课750课时、整合课70课时、实验课730课时。教学以科教融合为理念,采用多种形式将理论与实验融合、临床与科研融合。逐步构建了有本学科特点的《基于学科交叉的转化医学教学模式》课程,以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共培养为教学目标。为此理论课创建了基于问题与讲授的混合教学法(PLBL,problem-and-lecture-based learning),适用学生无实习经历、大班教学的学情;实验课构建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线上内容,适用线上课前演示、线下验证及研究性实验、线上线下多维度考核的教学需求。显著提高应用、理解类题目考试成绩,提高实验操作、设计性实验成绩。提示学生的临床判断力、服务于临床的科研思维得以提升。
教学理念
以 主编身份参与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副主编科学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病理生理学》,同时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等出版的《病理生理学》;以副主编身份参与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医学机能学-双语版》、参编兰州大学出版社《医学机能学》等医学教材,自编《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病理生理学习题册》。
近年主持教学项目省级1项、校级9项、医学部1项、院级1项;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教学论文10篇,其中Elisevier Scopus收录1篇、教育类1区论文1篇并被评为年度优秀论文、核心遴选8篇。教研室教师个人获教学比赛奖9项,其中全国性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地区级银奖1项,校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新秀奖1项,院级二等奖三项。教研室获兰州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优秀荣誉称号。
指导本科生双创项目21项,其中5项以优秀结项。指导大学生科研竞赛获奖6项,其中国家级双创金奖1项、省级双创金奖1项;指导生命科学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本科生第一或参与发表科研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2篇,参与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继续以科教融合为指导,优化教学模式,完善理论及实验课程建设、开展临床与基础融合课程建设,培养临床与科研复合型人才,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表1 教师获得的各类称号、荣誉一览表
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亮点
1.加强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病理生理学作为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 教学内容的优化, 紧跟学科前沿,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和技术。(2) 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3) 师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校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4)教学资源的整合: 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病理生理学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加强与临床医院的合作,促进基础-临床融合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1) 强化实践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构建了病理生理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与临床医院的合作,促进基础-临床融合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成立校级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团队,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2)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医学人才。教师申请并完成《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指南的编写,待审核出版。(3)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成效与展望: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教研室将继续推动病理生理学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2.基于学科交叉的转化医学教学模式-临床科研共培养
转化医学指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双向转化,病理生理学作为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在两者双向转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模式以科教融合理念指导病理生理学教学,同时提升学生临床判断力及服务临床的科研思维,培养临床创新人才。
本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包括三阶段:首先从理论切入,分别延展到临床病例、科研案例;其次通过搜集分析临床病例、科研案例逆向回顾理论知识;最后应用验证性实验对临床病例及相应理论予以模拟、应用设计性实验对科研案例及相应理论予以研究,以达到培养学生贯通思维、临床思维、及开放性科研思维的教学目标。
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全程应用学生展示结合教师讲授,以发现学生问题所在及发挥传统讲授优势为目的。学生展示建立在组讨论、资料查阅、有科研经历的学生助教课下指导、教师课堂引导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分析整理能力。
学生展示选组选成员及评价体系采用绝对随机、小组集体评分原则,以达到组内深度探讨分析的目的,而培养交流表达、团队协作能力。应用后,显著提高应用、理解类题目考试成绩,提高实验操作、设计性实验成绩。提示学生的临床判断力、服务于临床的科研思维的提升。
教学模式
3.编写高水平教材,全面推动课程建设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教材质量的高低和适用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能够参与到高水平教材的编写工作,一方面能促进教师对学科知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教学水平,也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展示,能增加和国内知名高校同专业教师的教学交流,提升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知名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师多年来始终积极参与学科教材的编写工作,近年来参加编写并出版了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适用于医学本科教育的病理生理学教材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教材分别入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和“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等高水平教材计划。教研室教师将再接再厉,积极参与高水平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此项工作来提升教学水平,全面推动和提升病理生理学课程建设质量,提高兰州大学基础医学学科知名度、为国家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积极贡献力量。
表2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师近年参加教材编写情况
参编教材
4.高质量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
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极大提升教育水平,实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双重目标。
首先,科研直接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科研人员在自身研究中掌握的前沿信息可以迅速融入课堂教学,避免知识的滞后性。如我所教师将心衰、肾衰等研究进展融入课堂。 其次,科研活动还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研指导下,学生通过参与课题、实验或项目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非常注重本科生的科研训练项目,每位老师都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积极参与指导国家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相关学科竞赛、参与发表科研论文及国家发明专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总之科研不仅推动了知识的更新,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本科生发表论文:
1.PAK4-relevant proliferation reduced by cell autophagy via p53/mTOR/p-AKT signaling. Li Q, Wang SJ, Wang WJ, Ye YC, Ling YQ, Dai YF. Transl Cancer Res. 2023 Mar 31;12(3):461-472. doi: 10.21037/tcr-22-2272. Epub 2023 Mar 21.
2.Qing Li , Xiaoyun Zhang , Na Wei , Shuwen Liu , Yaqin Ling, Hao Wang. p21-activated kinase 4 as a switch between caspase-8 apoptosis and NF-kB survival signals in response to TNF-a in hepatocarcinoma cell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8 ,503(4):3003-3010.
3.韦志荣,王文佳,王苏杰,魏勤,杨凤鸽,张蕊,李青. 乌头碱联合聚肌胞苷酸免疫抑瘤机制及减毒作用。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9(2):248-255。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3.02.014
4.陈逸轩,刘燕,娄丽丽,时妍梅,陈文莉,陈新年.LKB1抑制人巨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mTOR磷酸化与VEGF和MMP9表达.[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7,26(3):205-211.
本科生专利:
李青,杨凤鸽,李雯,张小芸等, 两种附子生物碱联合药物的制备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2018.1.23, 中国, ZL 2018 1 0479459.2
表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览表
表4 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览表
表5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情况一览表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