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简介
兰州大学病原生物学学科伴随着百十五年兰大的建设和发展走过近80年的历程,是历经数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数次学科的调整变更后发展起来的。王文义、曹和洵、刘德山、王凤莲、兰中芬、于继岗、戴祖玉、赵进昌、史大中、尹少甫、景涛……等几代科学家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心血。现有在职人员11人,其中教授2人,青年研究员1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兰州大学隆基教育教学名师1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一代教师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传承前辈的教书育人品质和坚守奋斗精神,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锐意进取,不断进步。承担兰州大学医学类各专业病原生物学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指导部分学生团队的创新创业训练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
兰州大学病原生物学学科发展历程记录
2004年教研室全体合影
2016年教研室全体合影
2023年教研室全体合影
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亮点
(一)、重视课程的“两性一度”,建设一流病原生物学课程
1.重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创新性和挑战度
团队完善了三维教学目标,梳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和重构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将病原生物学知识教育与人类健康、国家发展需求以及新医科建设相结合,将生物安全、新发病原、疫苗研发、病原体耐药、生物信息学、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大数据与传染病防控等新知识和新技术引入教学。选用获优秀教材奖的教材、经典国外原版教材、原始文献、数字资源等,同时采用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机制,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引导学生发挥个性特点,树立探究思维,培养国际视野。
2.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提升课程的高阶性
教学中通过科学设计,将病原生物学知识传授、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医者仁心精神传承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获两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医学微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
甘肃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微生物学》证书
甘肃省第三批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病原微生物学》批文截图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四联动”机制建设师生学习共同体
团队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认真做好学情和教情分析,查找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痛点和堵点),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关心学生成长、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课堂中的不断互动和多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多渠道和多形式(面对面座谈、学习通平台、微信、QQ、Email、电话)的互动交流等多种举措,建立了课前准备→课堂授课教育→课后延伸教育→效果评价“四联动”病原生物学课程培养机制,打造师生学习互动共同体,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病原生物学“四联动”课程培养机制示意图
召开师生学习座谈会
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近年来主持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项,校级项目5项。
表1 团队近年来获教育教学改革及成果培育项目一览表
(三)、理论教学培根,创新训练助力,思政教育铸魂
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内容,夯实理论基础。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各类竞赛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近20年来,团队先后指导“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兰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资助项目26项;暑期社会实践15项;兰州大学新医科本科交叉创新训练计划2项。指导的大学生获全国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铜奖2项,分区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及校赛优秀奖各2项。获甘肃省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1个。
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左侧4副图)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右图)
团队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部分获奖证书
获2016年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批文截图
团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中的立德树人教育,做到“门门有思政,天天讲育人”。团队成员韩俭作为主编,联合国内28所高校的29名同行编委编写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医学微生物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在线出版;参与新华网新华思政建设,已经累计学习17876人。发表课程思政教育相关论文4篇。团队在校内7次举办课程思政讲座;举办课程思政相关的全国交流会议2次;在国内教学会议作课程思政教育报告8次。团队的课程思政工作提升了学生对于医者仁心的认识和理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正高组三等奖,省赛一等奖。
主编的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库《医学微生物学》截图
参与新华思政《医学微生物学》建设
发表的4篇课程思政相关教学论文
举办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库《医学微生物学》研讨会和编写会
团队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正高组三等奖
(四)、重视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及教学水平
团队重视教材建设,积极参与病原生物学及相关教材和教学辅助用书编写。2010年以来,参与编写教材36部,其中主编6部,副主编3部,参编26部。这些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7部,科学出版社出版8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4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1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部,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部。主编和参编的主要教材见表2。
表2 团队编写教材情况一览表
通过教材编写,以编促学、促建、促改、促教,夯实了教师的理论基础,显著提升了团队的教材编写能力,跻身国内高水平教材编写团队,先后参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年制《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和第10版、长学制《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9版)、研究生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1版和第2版以及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101计划”核心教材基础医学领域《医学病原与免疫学基础》等。建强了教师队伍,打造了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团队,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促进一流课程建设。学习和交流先进教学思想和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丰富了教学资料,实现教材、数字资源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参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年制《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团队参编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重视教学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录制了《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教学视频(图20),制作了知识点微课、课程思政教育微课、全部课程的ppt,建设了部分知识图谱资源;收集了部分视频、文献、案例等数字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活动。
(五)、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
团队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继承“传帮带”培养模式,由高资历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青年教师。采用集体备课、试讲、课堂督导、学生反馈意见分析、教学研究等,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和强调,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
团队重视以教学推动科研,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科研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珍贵的标本、图片等,丰富了教学资料,产生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理论和实验教学、教材编写等;通过与国内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合作,获得教学用珍贵标本;科研工作推动教师学习学科前沿、学科交流,扩大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科研工作促进了学科平台建设,吸引本科生进入研究团队,有助于本科生创新项目开展和能力提升。
团队的教学工作获得学生的认可。近年来获得的团队称号及人才和教学奖励见表3和表4。
科研成果图片应用于本科教学
表3 获教学类团队称号
表4 团队获人才和教学奖励一览表
团队成员获兰州大学第六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称号证书
(六)、教学和学术交流
团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国内外交流学习,多名教师先后在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和交流学习(表5)。通过举办教学和学术会议、参加教学培训、学术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多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的病原生物学学科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学习先进教学科研经验,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表5 团队成员赴国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一览表
组织召开人卫社五年制《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编写会
举办全国2018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学术研讨会
参加部分国内教学会议照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