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0年研究显示,综合医院患者中30%为单纯躯体疾病患者,30%为精神疾病患者,剩余为心身疾病患者。而2024年调查显示综合性医院各临床专科对心身疾病的识别率尚不到10%,其中接受正规治疗的心身疾病患者仅占20%。2016年12月30日,国家卫计委等共22个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心理健康工作归口卫生部门监管是总的趋势。医学心理学微专业依托基础医学院新医科平台和医学心理学网络教学平台,聚焦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需求和临床心理工作者严重缺乏的现状,顺应国家的分配制度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称评定需求,为社会培养从事心理治疗、心身医学工作的复合型医学人才,面向全校招收35名本科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简介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机理,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心理途径,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观点和科学方法,同时提出恰当的临床技术和合理的保健措施,现代医学特别是全科医学必须包括医学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医学心理学走进国内高等医学院校的课堂,仅有30余年的历史,作为交叉学科,能较好扩展研究视野,促进学生提升研究能力。作为实践学科,能帮助临床工作者破除心身疾病“相逢又相识”的困境,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针对医学专业学生培养适合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代医生、全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疗愈师和注册心理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技能和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临床医疗实践中常见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技能;提升预防、临床、康复全方位医疗领域医疗工作的能力,基本具有医学心理专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及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可靠、有效的临床实践工作,兼顾(或深造后)从事神经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身医学等临床心理实务工作,或应用心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申请对象
二年级以上本科生
四、申请条件
1.对医学心理学有兴趣,学有余力,主修专业课程无不及格记录等。
2.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未修读其他微专业。
4.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能力。
5.要求前置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解剖学、生理学
五、遴选办法
报名结束后,由基础医学院组织遴选,通过申请表确定面试入围学生名单,根据学业基础和综合面试总得分,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并公示,报教务处备案。
六、申请要求及时间节点
2025年2月17日开放申请,学生填写申请表 (在线填写),2025年2月21日至3月10日进行遴选。
七、开设课程及授课形式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总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开课学院 |
|
讲授 |
实践 |
|||||||
专 业 必 修 课 |
1 |
医学心理学 |
2 |
36 |
36 |
|
第一年春 |
基础医学院 |
2 |
心理评估与诊断 |
2 |
36 |
36 |
|
第一年春 |
基础医学院 |
|
3 |
心理咨询与治疗 |
2 |
36 |
36 |
|
第一年秋 |
基础医学院 |
|
4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2 |
54 |
18 |
36 |
第一年秋 |
基础医学院 |
|
5 |
应用心理学实习与实践 |
2 |
72 |
|
72 |
第一年 |
基础医学院 兰大一院 兰大二院 心理咨询中心 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八、班级组织形式
医学心理学微专业班级由基础医学院负责组织管理,微专业授课老师担任学业导师,进行学业指导。专职人员担任教学秘书组织协调。
九、修读年限及要求
修读年限原则上为1年。主修专业、微专业课程有考试违纪、作弊记录者取消修读微专业资格。本专业在城关校区及实习医院授课,不接受免修申请。
十、证书发放
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课程学分。学生修满10学分且成果考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心理学微专业学习证明书。
联系人:乔昆18919980562
石学睿18193574020
申请微专业的学生请点击下方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行信息提交https://www.wjx.top/vm/heLLh40.aspx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5年2月13日